專業(yè)文章

7歲以上肥胖兒童達3496萬 曝兒童肥胖的九大危害


時間: 2017/6/5 9:36:38 瀏覽量:2915 字號選擇: 分享到:

5月11號,由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中國營養(yǎng)學會等單位聯合編寫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發(fā)布。《報告》指出,我國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目前主要大城市0~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   

 

《報告》指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兒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斷攀升。1985-2005年,我國主要大城市0~7歲兒童肥胖檢出率由0.9%增長至3.2%,肥胖人數也由141萬人增至404萬人;估測該群體目前肥胖兒童數約476萬人,肥胖率約為4.3%。1985-2014年,我國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也由2.1%增至12.2%,肥胖率則由0.5%增至7.3%,相應超重、肥胖人數也由615萬人增至3496萬人。


兒童期肥胖若不采取適當的重視和治療,成年疾病就可能在青少年時出現。肥胖是重要的醫(yī)學和公共健康問題。成年人的肥胖往往容易引起許多醫(yī)學并發(fā)癥。肥胖兒童具有成年肥胖的高風險。


兒童肥胖有9大危害.jpg

一 糖尿病


T2DM是以往幾乎完全在成年人發(fā)生的疾病,在過去的十年中,兒童T2DM(二型糖尿病)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增長,。建議所有超重的或至少有兩項高風險因素的兒童應當在10歲或青春期開始T2DM檢查,其后每2年進行一次。風險因素包括一級或二級親屬的T2DM家庭史、屬于一定種族人群、或具有胰島素抵抗征兆(高血壓、血脂異常、黑棘皮病或多囊卵巢綜合癥)。


心血管疾病


肥胖引起各種心臟結構變化和血液動力的改變。過多的脂肪堆積導致血量和心臟輸出量增加。睡眠呼吸暫停和與肥胖有關的肺通氣不足可能產生肺動脈高血壓。在病態(tài)肥胖癥,這些異??赡軐е滦呐K病。兒童肥胖傾向于內皮功能障礙、頸動脈內膜增厚,以及早期出現主動脈和冠狀動脈脂紋(fatty streaks)與纖維斑塊(fibrous plaques)。兒童肥胖是否象成年人那樣,增加心肌梗死、中風、某些惡性腫瘤的風險,目前尚未得到證實。


高血壓在所有年齡上,肥胖者普遍出現高血壓。兒童肥胖是兒科高血壓的首要病因。


三代謝綜合癥(MS)


肥胖成年人的代謝變化被總結為所謂的MS。嚴重肥胖兒童的MS風險接近50%,風險隨BMI每增加0.5-U而增長。MS的定義依不同的典據而不同。甘油三酯在110 mg/dl或1.2 mmol/l及以上為異常,HDL設置在40及以下,腰圍在90%及以上(依據國家健康和營養(yǎng)調查III)為異常,血壓也同樣在90%及以上為異常。


四 雄性激素過多癥


在青少年女孩和青年婦女,中心性或腹部脂肪過量與雄性激素過多有關。肥胖的女性青少年胰島素抵抗與腹部脂肪高度相關。肥胖和過度肥胖會使青少年女孩處于月經紊亂和早期多囊卵巢綜合癥的高風險之中。 


五 呼吸問題


哮喘和其它呼吸問題、哮喘與超重和肥胖之間的關系存在爭論。哮喘與肥胖之間的表面關系可表述為二者發(fā)生率的增長成正比。


睡眠障礙肥胖兒童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可能性為正常體重者的4-6倍。


六 內臟疾病


非酒精脂肪肝疾病 肝異常與肥胖相關的疾病,稱為非酒精脂肪肝疾病。非酒精性的脂肪性肝炎可能變成與增長的纖維化以及最終少見的硬化相關。


大部分兒童和成年人是相對無癥狀的,某些個體可能有右上部位疼痛、腹部不適、虛弱、疲勞。有時可能出現肝腫大和肝臟疾病的皮膚特征,例如手掌紅疹,血管蜘蛛痣、肌肉消瘦、黃疸、肝性腦病。


膽囊疾病 肥胖、MS和高胰島素血癥,或迅速的過多減體重是出現膽結石的重要風險因素,其機制不完全清楚。要有效的處理必須及早識別膽囊疾病的嚴重性。因此,在腹部持久性疼痛肥胖青少年的鑒別診斷中應當考慮到膽囊疾病。


七 整形外科問題


超重兒童易于出現骨畸形。過大的體重可能引起生長板的損傷,導致股骨骺滑脫、膝外翻、脛骨內翻(Blount疾病)、髕骨疼痛、扁平足、脊椎前移(背下部疼痛)、脊柱側凸和骨性關節(jié)炎。


八 皮膚病問題


在年幼肥胖個體常見的黑棘皮?。╝canthosis nigricans)以頸后表面、腋下、體褶和關節(jié)部位出現色素沉淀過度、過度角化和柔軟斑塊為特征。普遍的其它的皮膚問題包括皮贅和毛發(fā)角化病。


九 神經學問題


肥胖與特發(fā)性顱內高血壓或假腦瘤有關,表現為頭疼、視力異常、耳鳴和第六神經局部麻痹。雖然隨BMI的增加顱內高血壓發(fā)生率增長到15倍,但甚至在理想體重之上10%的人,顱內高血壓的風險也增加。


《中國兒童肥胖報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至2030年,0~7歲兒童肥胖檢出率將達到6.0%,肥胖兒童數將增至664萬人;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及肥胖檢出率將達到28.0%,超重肥胖的兒童數將增至4948萬人。兒童期肥胖若不采取適當的重視和治療,上述疾病就可能在肥胖兒童的青春期出現,危害極大。


熱門文章推薦

為什么在骨齡和生長學評價中強調應用生長圖表?

為什么采用Box-Cox冪指數模型擬合生長百分位數曲線,制訂生長圖表?

    

返回列表